醫師:照顧過敏兒 需長期抗戰

聯合新聞網 2012/07/05

醫生表示,不少保健食品標榜提升免疫力,但過敏並非免疫力低落所致,而是免疫失調,即免疫系統對過敏原產生過度反應。因此,過敏兒童身上,可能合併多種過敏病症..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專題報導】

過敏兒愈來愈多,許多家長花大錢,凡宣稱能改善過敏的方法,不論是保健食品還是坊間偏方,都願意一試。專家提醒,照顧過敏兒需要正確的認知與照護,這些比花錢有用。專業插畫家吳怡蒨的兩個孩子,分別為過敏性鼻炎、氣喘所困擾。她為了解決孩子的過敏,就像神農嘗百草,尋求中草藥、保健食品不說,甚至還將蔥塞進兒子鼻子裡,希望孩子別再噴嚏打不停、鼻水流不完。「結果都失敗了。」她說,尤其是蔥塞鼻子,孩子連一秒鐘都受不了。

吳怡蒨說,以前不願意讓孩子用藥,怕從此離不開藥物,但偏方屢試屢敗後,還是乖乖依照醫師指示,適當用藥、留心環境過敏原,家裡終於不再噴嚏聲此起彼落。

台大小兒科兼任主治醫師周正成說,不少保健食品標榜提升免疫力,但過敏並非免疫力低落所致,而是免疫失調,即免疫系統對過敏原產生過度反應。因此,過敏兒童身上,可能合併多種過敏病症。

周正成說,面對過敏,必須有長期抗戰的打算,但不少家長缺乏耐心,比起醫師的治療建議,更相信特殊療法或保健食品。他提醒,坊間許多宣稱有效的方法,並沒有經過研究證實,也許對部分對象或病症有效,不能一體適用。

以益生菌為例,周正成說,芬蘭學者曾針對一親等內有過敏疾病的孕婦進行研究,孕婦生產前2至4周服用益生菌,嬰兒出生後,母乳媽媽續服;餵配方奶者,則由新生兒服用益生菌至6個月大。結果發現,降低嬰兒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機率50%,但持續追蹤至7歲,其過敏性鼻炎發生率增加2至3倍,氣喘增加3.5倍。

因此,臨床醫師不建議無過敏症狀孕婦、新生兒服用益生菌預防過敏。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歐良修說,益生菌預防過敏不一定有用,對已有過敏病症的兒童,也無法證實有效。周正成說,冷飲、二手菸是引發氣喘、鼻炎的過敏原,但許多家長輕忽。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嚴重藥物過敏 恐致表皮壞死

作者: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7月6日 上午12:18

千萬不要小看皮膚紅疹,因為有可能跟史蒂芬強森症候群有關!署立豐原醫院藥劑科藥師梁玉芬表示,最近醫院發現有患者的皮膚出現紅疹,而且口腔黏膜也破皮,後來經醫師診斷、藥師檢查患者平常所使用的藥物後發現,患者疑似出現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很可能是某種藥物引起「史蒂芬強森症候群」。

患者家屬向醫師表示,日前患者曾經發燒、喉嚨痛、結膜發炎,所以這次生病也以為只是感冒而已,所以就沒有太注意,沒想到後來患者身上遍布紅疹、皮膚刺痛又有灼熱感,沒想到醫師診斷出是一種嚴重的皮膚水皰疾病,也就是「史蒂芬強森症候群」,評估很可能某種藥物所引起。

梁玉芬說,藥師協助醫師檢視患者所使用藥物,發現患者正在使用某種抗癲癇藥物,這種藥物極可能是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兇手!史蒂芬強森症候群是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的一種,若未及時發現並進行治療,病情將惡化成毒性表皮壞死,死亡率高達30%。

梁玉芬提醒民眾,不管使用哪一種藥物,在用藥期間要多注意身體的變化,如果出現皮膚紅疹、眼睛搔癢、喉嚨痛、發燒、嘴破、水泡、黃疸、腹痛等症狀時,建議要立刻停止用藥並回診告知醫師或藥師,因為這些症狀很可能是皮膚、肝臟、免疫系統等出現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前兆,民眾絕對不能忽視,只要患者能夠立即回診就能避免更嚴重的情況發生。

http://tw.news.yahoo.com/%E5%9A%B4%E9%87%8D%E8%97%A5%E7%89%A9%E9%81%8E%E6%95%8F-%E6%81%90%E8%87%B4%E8%A1%A8%E7%9A%AE%E5%A3%9E%E6%AD%BB-161827364.html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 約有7%成人 對紅酒過敏

作者: 魏敦華 | 台灣醒報 – 2012年7月6日 下午4:43

【台灣醒報記者魏敦華綜合報導】德國古登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佈一則結果,指出大約7%的成人對紅酒有不耐性,甚至嚴重過敏。研究人員提醒,雖然紅酒被證明對人體有相當的好處,但在飲用紅酒以前必須要知道自己對紅酒是否過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紅酒在歐洲是風行已久的飲料,從羅馬時代就已經開始被人飲用,而紅酒對健康的正負面影響也被廣泛研究。

研究團隊隨機抽了4000位年齡在20至70歲之間的成年人進行關於飲酒的問卷,而且問卷中也有飲用紅酒後過敏的調查。結果顯示,約9%的女性以及5.2%的男性回報有過敏現象,男女平均值在7%。

過敏症狀有皮膚紅癢,鼻腔阻塞,腹瀉,心律不整,腸痙攣等等。研究團隊表示,多數酒精飲料,由其是紅酒中的酒精成分,會是引發過敏的主要原因。


http://tw.news.yahoo.com/%E7%A0%94%E7%A9%B6-%E7%B4%84%E6%9C%897-%E6%88%90%E4%BA%BA-%E5%B0%8D%E7%B4%85%E9%85%92%E9%81%8E%E6%95%8F-084300793.html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益生菌預防過敏? 還需更多驗證

聯合新聞網 2012/07/05

益生菌當紅,臨床常見家屬給孩子吃益生菌,卻沒有接受正規治療,尤其過敏的孩子。其實,益生菌在過敏預防和治療的效果需更多研究證實。

【聯合報╱葉勝雄/永和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益生菌當紅,臨床常見家屬給孩子吃益生菌,卻沒有接受正規治療,尤其過敏的孩子。其實,益生菌在過敏預防和治療的效果需更多研究證實。說起人類與益生菌的歷史,俄國生物學家梅基尼可夫(Mechnikov)發現胞噬作用獲1908年諾貝爾醫學獎,但對世人影響更多的,是他提倡用乳酸菌對抗腸內壞菌,維護腸道健康並延年益壽。

同一時期,法國兒科醫師亨利提西爾(Henry Tissier)發現,腹瀉兒童的糞便中僅少量雙歧桿菌,健康兒童則有很多,認為雙歧桿菌可用於腹瀉病人,幫助腸道恢復健康菌落。

德國營養學家沃納科拉特(Werner Kollath)於1953年首創「Probiotic」,德文為Probiotika,但意思與現在不同。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將之定義為:「在適當劑量下,能為宿主帶來健康效益的活體微生物」,即為我們現在熟知的益生菌。

其中以會分解乳糖產生乳酸的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和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又稱比菲德氏菌)占多數,還有乳酸球菌(Lactococcus),和不製造乳酸的細菌及酵母菌等。

討論益生菌功效前,必須先了解不同菌種有不同特性,如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和雙叉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可預防早產兒壞死性腸炎,但不代表所有的益生菌都可以。也不能單憑一篇報告就論定有效,必須經過反覆驗證和後續追蹤。

目前廣為證實的功效還包括: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3代血管支架 納健保給付

中央社 – 2012年6月28日 下午6:42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心血管狹窄病患裝支架後,未來6到9個月有可能宿疾復發,第3代支架上市7月1日納入健保部分給付,可降低心血管再狹窄率,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時間也可縮短。

1名60多歲患者因胸痛、喘不過氣來,檢查發現1條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他選擇裝上裸金屬支架,打通血路後,走路不再喘,開心出院,術後也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防止血栓,沒想到半年後再度就醫,同1條血管完全堵住,只好再裝支架。

另1名55歲的婦女有不穩定心絞痛的宿疾,某天急性冠心症而急診,當時她決定裝上第3代支架,術後還不到3個月發現惡性胸腺瘤,為了開刀,她必須馬上停用抗血小板藥物,還好切除胸腺瘤之後,心血管沒有異狀。

這2人都是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瑞仁的病患,黃瑞仁今天指出,前總統李登輝多年前安裝支架以來,台灣已有裸金屬支架、塗覆抗排斥藥物或紫杉醇化療藥的塗藥支架、一氧化氮(NO)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等,第1、2、3代支架,三者安裝在心血管半年後,心血管再狹窄率分別約為20%到25%、5%到8%、10%。

黃瑞仁說,1年3萬個心血管介入手術病例,只有1成會因病情、經濟等因素,開刀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9成裝支架取代開刀。塗藥支架會抑制心血管內皮修復,易影響血流形成血栓,需服用抗血小板藥物至少1年,其他2種只要3個月。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指出,心導管手術裝支架打通血路時,心血管內皮是受傷狀態,第3代支架具有一氧化氮(NO)生物活性,能促使血管內皮修復,追蹤2年後,發生血栓、急性冠心病的情形,少於裝置塗藥支架的患者。

常敏之說,市面上的L精胺酸保健食品,在學理上可促進一氧化氮的生成,因此裝上第3代支架的患者,可自行斟酌補充這類保健食品。

他並指出,第4代支架使用聚乳酸材質,可被人體吸收,既能暢通血流,又能維持血管彈性,可望未來1到2年引進台灣,提供病患新選擇。1010628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物過敏紅腫不適 簡單中藥緩解

作者: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6月27日 上午12:02

食物過敏造成不同症狀,有些人因而明顯出現紅腫不適。中醫師陳麗雯指出,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胺基酸,有些人會對特定的氨基酸過敏,此時喝些綠豆甘草水助緩解。

中醫師陳麗雯表示,很多過敏症狀輕微,有些人吃到某些水果,嘴巴就腫起來,但不接觸後便慢慢緩解;少數人因食物過敏出現全身症狀,持續較久,此時建議尋求正規治療。

醫師指出,濕熱或虛熱病及皮膚發炎的患者可適食黑豆、薏仁、紅豆、扁豆;或是、以健脾補腎,惟溫熱藥應少碰。傳統的溫熱補湯如十全大補湯等,但若體質非虛寒者,喝多了,皮膚狀況通常無法改善。尤其異位性皮膚炎者最好能避免溫熱藥與海鮮、辛辣類食物;倒是健脾燥濕的豆類、薏仁,黑豆可適度補充。

除了配合藥膳改善過敏體質,醫師仍提醒患者,生活環境中易引起過敏的如枕頭、棉被、床墊、地毯、窗簾等最好多加清洗、日曬,同時要避免處在花粉及粉刷油漆的空氣中,以免刺激而誘發過呼吸道及皮膚過敏病症,而平時運動,放鬆身心易有幫助。

皮膚保養方面,針對皮膚有發炎紅腫者,體質偏熱者,薏苡仁、綠豆、冰糖適量煮熟後食用。其中薏苡仁可以幫助養顏美容,美白皮膚,強化皮膚抵抗力。

 

http://tw.news.yahoo.com/%E9%A3%9F%E7%89%A9%E9%81%8E%E6%95%8F%E7%B4%85%E8%85%AB%E4%B8%8D%E9%81%A9-%E7%B0%A1%E5%96%AE%E4%B8%AD%E8%97%A5%E7%B7%A9%E8%A7%A3-160241541.html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喘合併異位性皮膚炎 越吃越癢

作者: 【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6月26日 上午12:12

有兩位氣喘合併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自以為是營養不均衡造成,特別注重養生,一位早餐常吃全麥三明治,一位餐後最愛吃奇異果,萬萬沒想到都是他們的「過敏原」,越吃越癢,甚至連過敏氣喘的症狀也越來越嚴重。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暨營養醫學門診主任劉博仁醫師表示,過敏體質的人除了要遠離過敏原外,從營養醫學來調整過敏體質,已被證實是有改善的效果。

一位二十七歲的女性患者因氣喘呼吸困難,感覺喉嚨好像有東西塞住而看耳鼻喉科,劉博仁主任發現她的皮膚有紅疹脫屑的情形,認為她有過敏體質而建議做急性過敏原檢測以及慢性食物不耐測試,發現過敏原竟是她最愛吃的奇異果,當場嚇呆,原本以為吃奇異果可以改善皮膚,卻不知竟是皮膚發癢的元凶,不敢再吃奇異果了,再配合營養療法,氣喘改善了許多,皮膚也不再發癢了。

另一位也有類似症狀的五十二歲男性患者,被檢測出他的過敏原是花生,患者當場變臉認為他從不吃花生,還抱怨醫師的檢測不準,沒幾天就回到診間向醫師道歉,他早餐吃三明治的時候突然發現在夾層中塗有花生醬,過去從未注意到,特別注意之後,居然困擾他多年的皮膚過敏不藥而癒。

劉博仁主任表示,別人眼中健康的食物可能正是您過敏體質的原凶,像是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疾病,正統治療都以抗組織胺及適量類固醇藥物、免疫調節藥物為主,因不容易斷根,造成患者很大的心理壓力。醫學上有所謂的「過敏進行曲」,小朋友如果沒有將過敏體質調整好,有可能會出現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依序上身。

過敏性氣喘是因為主支氣管到細支氣管,受到過敏原刺激或感染,使得氣管平滑肌收縮,造成管腔變小,此時呼吸道緊縮,就會造呼吸困難等症狀,患者一般會在過敏氣喘科、胸腔科、耳鼻喉科遊走,造成患者極大的心理壓力。

劉主任指出,造成過敏體質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的過敏原有很多種,除了要盡量找出過敏原以避免之,劉主任門診發現急性吸入過敏原包括塵�、狗毛、貓毛、黴菌、蟑螂、花粉等,而食物過敏則包括牛奶、蛋白、花生、奇異果、螃蟹、蛋黃、小麥、蝦子、杏仁、鱈魚等,甚至連白米飯過敏的也有。像這兩位患者經藥物治療,在病程穩定後也配合以營養醫學方式來調整體質,兩個月後獲得很好的體質改善,氣喘復發頻率也降低很多,用藥劑量也慢慢減少。

擔任澄清醫院營養醫學門診主任的劉博仁醫師,曾與弘光科技大學營養醫學所陳伯中教授、郭志宏副教授共同主持研究,以多種維生素、優質脂肪酸、礦物質、微量元素、抗氧化劑、麥苗等複方營養醫學補充品來調整氣喘患者體質之人體試驗,共有三十人參與,結果發現氣喘患者體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壓力大、許多微量元素包括硒、鋅等缺乏、脂肪酸不平衡,經過二個月營養醫學補充品治療後,無論是體內抗氧化力、免疫功能、肺功能、生活品質等都有明顯改善,成果已經刊登於世界輔助醫療期刊第一名的AlternativeMedicineReview三月刊。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敏肌慎選化妝品 注意芳香成分

優活健康網 – 2012年6月26日 上午9:00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化妝品廣告的效果吸引不少女性購買,市面上更充斥著琳瑯滿目的化妝品,化妝品不免添加許多芳香成分,使用起來雖然充滿香氣,不過這可能會讓某些人引起過敏,衛生局鄭鴻藝局長表示,化粧品中會引起敏感性肌膚產生敏感性反應的成分,以防腐劑及芳香成分較為常見。不過芳香成分卻容易引起肌膚過敏現象。

鄭局長進一步表示,依據流行病學調查,有50%以上的成年人認為其臉部肌膚屬敏感性,具有如緊繃、刺癢感、燒灼感、針刺感、痛感或癢等症狀。這些是屬於生理反應的症候群,而不是一種疾病,卻會影響生活品質。容易引起肌膚敏感性的相關因素,包括環境因素(環境污染物)、物理因素(紫外線、冷、熱、風、空調)、生活形式(化粧品、肥皂)、心理因素(壓力、情緒)及荷爾蒙等,其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因使用化粧品引起的敏感性反應。

化粧品大都是以水為基礎製成的液劑或乳劑,配方中含有很多可供微生物生長的成分,不添加防腐劑就很難抑制微生物生存,但是引起敏感性反應也與所添加的成分濃度及純度有關,所以降低其添加量及使用較高純度的成分,可以減少敏感性反應。鄭鴻藝指出,芳香物質也常是化粧品不可或缺的成分,科學研究發現,有些芳香成分較容易引起敏感性或過敏反應,如桂皮醛、異丁香酚等。

此外,使用化粧品可能與其他成分引起交叉敏感性反應、其他成分是否會促進防腐劑的吸收、塗抹於黏膜或腋窩等部位、肌膚狀況較乾燥或龜裂時、接觸的時間以及使用的頻率等,都可能引發過敏反應。近年來也有研究透過水分活性的控制、使用具有抑制微生物活性的天然物或其他科技方法,生產標榜不添加防腐劑,藉此減少肌膚的敏感反應。若消費者出現肌膚過敏,皮膚科醫師將初步瞭解是否為芳香物質所引起,找出引發反應的成分。

 

http://tw.news.yahoo.com/%E9%81%8E%E6%95%8F%E8%82%8C%E6%85%8E%E9%81%B8%E5%8C%96%E5%A6%9D%E5%93%81-%E6%B3%A8%E6%84%8F%E8%8A%B3%E9%A6%99%E6%88%90%E5%88%86-010000696.html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巧!奇異果補充營養 竟成過敏原兇

優活健康網 – 2012年6月25日 下午12:50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名27歲的女性氣喘患者,合併有異位性皮膚炎,以為這些疾病是營養不均衡所造成,特別注重養生,餐後都會來一顆奇異果,在一次看診過程中,醫師發現患者皮膚有紅疹脫屑的情形,認為她有過敏體質,建議做急性過敏原檢測,結果居然如此巧合,希望補充營養的奇異果竟成了過敏原,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暨營養醫學門診主任劉博仁表示,奇異果雖然是健康的食物,不過也有可能是一些人的過敏原兇,容易引起像是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疾病。

另一位也有類似症狀的五十二歲男性患者,被檢測出他的過敏原是花生,患者當場變臉認為他從不吃花生,還抱怨醫師的檢測不準,沒幾天就回到診間向醫師道歉,他早餐吃三明治的時候突然發現在夾層中塗有花生醬,過去從未注意到,特別注意之後,居然困擾他多年的皮膚過敏不藥而癒。

劉博仁主任表示,過敏體質的人除了要遠離過敏原外,從營養醫學來調整過敏體質,已被證實是有改善的效果,且醫師提醒,若小朋友如果沒有將過敏體質調整好,有可能會出現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依序上身。

劉博仁主任指出,造成過敏體質、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的過敏原有很多種,除了要盡量找出過敏原且避開外,劉主任門診發現急性吸入過敏原包括塵蟎、狗毛、貓毛、黴菌、蟑螂、花粉等,而食物過敏則包括牛奶、蛋白、花生、奇異果、螃蟹、蛋黃、小麥、蝦子、杏仁、鱈魚等,甚至連白米飯過敏的也有。而上述兩位患者,後來經藥物治療,在病程穩定後也配合以營養醫學方式來調整體質,兩個月後獲得很好的體質改善,氣喘復發的頻率也降低很多,用藥的劑量也慢慢減少。

而同時也是澄清醫院營養醫學門診主任的劉博仁,曾與弘光科技大學營養醫學所陳伯中教授、郭志宏副教授共同主持研究,以多種維生素、優質脂肪酸、礦物質、微量元素、抗氧化劑、麥苗等複方營養醫學補充品來調整氣喘患者體質之人體試驗,共有三十人參與,結果發現氣喘患者體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壓力大、許多微量元素包括硒、鋅等缺乏、脂肪酸不平衡,經過二個月營養醫學補充品治療後,無論是體內抗氧化力、免疫功能、肺功能、生活品質等都有明顯改善,成果已經刊登於世界輔助醫療期刊第一名的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三月刊。

http://tw.news.yahoo.com/%E5%A5%BD%E5%B7%A7-%E5%A5%87%E7%95%B0%E6%9E%9C%E8%A3%9C%E5%85%85%E7%87%9F%E9%A4%8A-%E7%AB%9F%E6%88%90%E9%81%8E%E6%95%8F%E5%8E%9F%E5%85%87-045000395.html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物過敏如何預防?

【內容摘自《分子廚藝(全新典藏版):用科學實驗揭開美食奧祕的權威經典》,作者提斯/譯者孫正明,貓頭鷹出版】

如何預測跟預防基因改造食物所引起的過敏?

在美食的國度裡,並非只有美食、香味與歡愉。在歐盟的七個國家裡,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宣稱自己對食物過敏或者有不耐症。不過臨床檢測出來的結果顯示,實際數目比宣稱的少(只有約百分之三點五的族群)。儘管如此,這仍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因為食物過敏的症狀有變嚴重的趨勢。在近十年之內因食物所引起的過敏性休克案件增加了五倍,而且其中很多是致命的,特別是那些由花生或相關製品所引起的。在薩克雷的國立農業研究所與原委會的食物過敏實驗室裡,瓦爾跟他的同事們就在研究牛奶及奶製品為何會引起過敏?雖然牛奶裡引起過敏的蛋白質(過敏原)其實結構很像人體自身的蛋白質,而人對於自己的蛋白質一般是不會產生反應的。這些科學家也用動物實驗中利用的一種稱為「基因免疫法」的技術來預測過敏。

為什麼近年來對食物過敏的比率增高呢?食物過敏案件的增加似乎與對花粉過敏病人數的增加有關。病人身上對花粉反應的抗體,有時候也會跟來源毫不相關的分子(像是食物分子)反應,這是所謂的「交叉反應」。會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兩種不同分子表面上的「抗原決定位」長得很像,也就是說,這兩個分子雖然來源不同,但是某個暴露在外面的小片段碰巧有相似的結構,因此成為免疫系統的目標。這個現象解釋了為什麼對外國水果(如酪梨、奇異果、香蕉⋯⋯等)過敏的案例也跟對latex乳膠過敏案件增加有關。

除了這些「傳統的」過敏食物以外,現在又多了基因改造食品。這些食品帶有原本食物中不會有的蛋白質,所以在食用前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它們會不會引起過敏?因為至今並沒有太多案例報告,那要如何決定它們的致敏性呢?有很多方法現在正被使用:首先可以利用過敏病人的血清來做試驗,因為他們的血清裡含有會跟過敏原反應的抗體;或者做皮下注射試驗,把可疑的分子打入人體皮下看看會不會引起過敏反應;或者利用實驗動物來做試驗,科學家餵給致敏(因為一般動物不會過敏,所以需要先引起動物的過敏體質)實驗動物這些可疑分子,看看會不會引起過敏;最後是利用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分析來預測新的分子會不會引起過敏。最後這個方法是未來的趨勢,不過要使用這個技術,首先要建立一個完整的資料庫,把所有我們已知且分析好的過敏原胺基酸序列輸入。而正是藉由這樣的資料庫,瓦爾等人得以比對人體 β 酪蛋白跟牛乳中的 β 酪蛋白的致敏性。

對牛奶過敏

牛奶蛋白質中百分之八十都是酪蛋白。酪蛋白又可以分為四種,分別是 α S1、α S2、β 以及 κ,其中 β 酪蛋白是很重要的過敏原。九成以上對酪蛋白過敏的病人,血清中都有會跟 β 酪蛋白結合的 E 型免疫球蛋白(人體裡面一種會引起過敏反應的抗體)。

在一九九七年時他們就指出,某些過敏病人的血清裡面,有會跟乳清中蛋白質反應的 E 型免疫球蛋白,而這些抗體也同樣會跟人體中相似的蛋白質交叉反應。既然牛奶跟人乳中都有 β 酪蛋白,這種交叉反應會不會也發生在 β 酪蛋白上呢?他們於是測試了二十個對牛奶 β 酪蛋白過敏的病人血清,發現這些病人的 E 型抗體同樣也會跟人的 β 酪蛋白反應。

為什麼會有這種交叉反應呢?因為人跟牛的 β 酪蛋白,有一半的胺基酸序列是一模一樣的。那麼研究這種胺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有什麼用處呢?其實是這樣的,在這段共同的胺基酸序列裡,有一段會讓牛跟人的 β 酪蛋白形成螺旋般的結構;而有另一段序列帶有許多「磷酸化位置」。所謂磷酸化位置,是說在蛋白質形成之後,這些位置會被加上「磷酸根」,這過程稱為「磷酸化」。這是「後轉譯修飾」,這會因為蛋白質的帶電性不同,而改變它的結構跟性質。瓦爾他們指出,β 酪蛋白的致敏性,會因為「磷酸化」而改變。

wh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